dafa888casino网页版-dafa888casino客户端

 
双碳目标下数智化能源现状分析
来源: | 作者:南京惠派 | 发布时间: 2023-03-02 | 187 次浏览:590 | 分享到:

双碳目标的实现,重点还在于对能源的管控和转型。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发展第一动力作用,立足能源产业需求,着眼能源发展未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坚强保障。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起步晚任务重。面向双碳目标,我国能源系统将面临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灵活能源调度、综合化能源需求、多元化能源交易等诸多挑战。


01

数智化能源管理供需方所面临的挑战


供给侧:自始面临资金占用和融资困难的矛盾;服务专业化不强,缺乏全场景运营能力;技术落后,平台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缺乏权威的节能量核准手段;缺乏信用评价机制,银行授予信用额度低。


需求侧:高耗能行业往往企业效益受行业周期的影响远大于能源成本影响,因而企业不会积极主动去采取节能环保措施;中低耗能企业由于能源占产品成本不高,缺失节能积极性;节能改造中可能会延长工期,降低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其减碳信心。


02

数智化能源行业痛点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已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全新阶段,数智化能源在以下几方面还不够完善和成熟。


1、既有建筑高粗放高耗能,缺乏数字化运维平台


据《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1)》显示,2005—2019年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005年的22.34亿吨二氧化碳,飙升到2019年的49.97亿吨,年均增长 5.92%。其中,2019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6%。当前,我国95%以上既有建筑是高耗能建筑,能耗水平比同纬度欧洲国家高一倍。建筑最初设计粗放,大量使用落后技术和材料,生产管理模式落后,人工依赖度高,缺乏长远规划,缺乏建筑能耗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运维平台。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造、智能运维、建筑节能降碳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2、能源市场管理机构数据存在壁垒

大数据分析价值的实现需要全数据,全数据的实现需要打破数据壁垒和各平台接口不一的鸿沟。数据壁垒的存在既是意识问题,更是机制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的权属不明晰,收益分配与风险责任不匹配,缺乏成熟的数据分析归纳体系,需要从机制设计与全方位技术保障来解决。


3、能源市场各主体缺乏碳减排手段

实现碳排放的减少,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多个涉及碳的环节使用减排手段。能源企业对于系统、全面的综合能源管理并不擅长,对于各个场景所适用的碳减排方法也不专业。因此,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给碳市场主体企业的节能增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专业的碳业务能力,碳排放量化和碳核查、碳减排、碳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需求,将贯穿碳排放“双控”的整个过程。


4、能源数据如何实现最大化价值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能源主管部门主要使用能源数据支撑以统计为主的日常性业务。一些地方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如广州市发改委开创建设全国首个集能源规划、发展、监测、预警、预测于一体的城市级能源管理与辅助决策平台,并通过能源信用子系统等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但仍需要系统、全面和深入的顶层设计,从而最大化地挖掘能源数据的价值,全面支撑地方到国家乃至全球能源治理现代化。


5、数字化转型和能源转型如何相互支撑、携手共进

以5G为代表的“数字中国”新基建正在加速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到来,但与此同时,“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世界也给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目标的能源转型带来压力。数字转型和能源转型要相互支撑、携手共进,需要从点、线、面三个层次着力。


从点上看,要大力发展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提升冷、热、电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最大化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从线上看,要进一步提升信息物理能源系统协调管控水平,通过5G基站储能共享云、数据中心多点负载调配等能源互联网创新模式,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力,助力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从面上看,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测算数字化转型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做好能源转型的顶层设计。


03

大浪退去方知是谁在裸泳


能源数智化转型是竞争性市场业务,它会由“寡头垄断”走向“完全竞争”。在我国双碳的实施和实现过程中,注定会有很多主体加入进来,造成市场上的双碳技术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大浪退去方知是谁在裸泳。因此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模式下,市场会自然过滤掉相当一部分无系统性竞争力的参与者,也迫使一些仅有单一产品能力的市场参与者依附于系统竞争力强的市场参与者,这既是对惠派自身服务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惠派未来发展的鞭策。